英利曾公开表示,今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有望取得250%的爆发式增长。
关于含硅的成本,这是对于单片来讲的规划,当然这个规划有一些假设条件在里面,跟薄片化的进程是密切相关的。有一个教授曾经发过一篇论文,大家以后可以查,我们在中电投这边得到了证实,大家跟踪了很多地面电站,单晶电站要多发5%左右的电。
现阶段单晶硅片的价格大概在1.2美元一片,我指的是P型,N型的不再分析,因为目前是小众。我主要介绍的是有几个方面,多晶硅电池发展的状况,还有一个是单多晶技术路线的成本分析,同时介绍一下目前单多晶路线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分析,最后简单介绍一下隆基股份的发展规划。对于一般的多晶能做到18.5%和高效多晶能做到19.5%,似乎现在实验室里还没有出来这个结果,当然有可能高效多晶也是这个路线,大家会努力把效率做到。一样的,对于大的铸锭变成小方锭之后,在重量上和加工成本会发生变化,方锭环节的单晶和多晶铸锭的路线差了大概10到15美元一公斤的水平。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从价值的角度上来说,我们认为单晶的份额逐渐上升应该是它必然的一个趋势
上海一位光伏行业分析师表示,将对缓解其流动性困难,而另一方面央企华能的介入,将推动电站项目的实施。华能青海将上述两个电站的建设委托给青海天华阳光或青海天华阳光指定的、经华能青海认可的、有实力的企业进行EPC总承包。国家能源局根据全国光伏发电发展规划,采取指导各地区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和组织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等方式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指导各级地方能源主管部门为各类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政策和管理服务,做好项目单位(含个人投资者)与国开行及地区融资平台的衔接
这标志着在一年之内,该光伏电站成功实现了开发并网以及最终电站业主交割,至此,该电站开发销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该光伏电站的成功并网销售有利于中利腾晖在海外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中利腾晖在海外光伏电站投资发展树立品牌形象。中利腾晖德国分公司于2012年9月收购该电站项目开发权并于当月开工建设,该电站已于2013年4月30日并网发电,运营期为20年,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863万度(KWh),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作为一个新品牌,其组件经受了融资银行LBBW(www.LBBW.de)以及最终买家LHI的各方面严酷测试,并于2012年年底获得了LBBW银行的融资授信确认和LHI的收购协议。
至目前,中利腾晖在海外成功开发光伏电站已达到150多MW,为中利腾晖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电站占地约35公顷,实际总装机容量19.7MW,采用的是中利腾晖TP660P组件。
该光伏电站是今年中利腾晖在德国顺利实现并网及销售的其中一个大型光伏电站项目。2013年8月28日,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德国LHIGroup(www.LHI.de)公司关于收购德国新哈登贝格(Neuhardenberg)19.7MW光伏电站项目的最后一笔收购款1.29亿人民币,与此同时,电站权益也完成了交割。据统计LBBW名列德国10家最大的银行和世界最大的50家信贷机构之一。其成功销售和交割为中利腾晖后续的海外电站工程项目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中利腾晖能成为这样一家实力企业的合作伙伴,充分体现了中利腾晖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实力,LHI资产管理公司CEO,Mr.FranzUnterbichler和中利腾晖公司销售副总裁Mr.FrankQi在他们联合会议中,都表达合作成功的欣慰和期待进一步合作的意愿。该光伏电站坐落于德国勃兰登堡州,德国首都柏林东面的新哈登贝格,该光伏电站建设在曾经的军用机场用地上。中利腾晖,总投资8.5亿美元,拥有全自动尖端生产线的组件制造商。LHI是德国当地一家资产管理企业,管理资产达260亿欧元
该光伏电站是今年中利腾晖在德国顺利实现并网及销售的其中一个大型光伏电站项目。该光伏电站坐落于德国勃兰登堡州,德国首都柏林东面的新哈登贝格,该光伏电站建设在曾经的军用机场用地上。
该光伏电站的成功并网销售有利于中利腾晖在海外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中利腾晖在海外光伏电站投资发展树立品牌形象。电站占地约35公顷,实际总装机容量19.7MW,采用的是中利腾晖TP660P组件。
中利腾晖,总投资8.5亿美元,拥有全自动尖端生产线的组件制造商。2013年8月28日,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德国LHIGroup(www.LHI.de)公司关于收购德国新哈登贝格(Neuhardenberg)19.7MW光伏电站项目的最后一笔收购款1.29亿人民币,与此同时,电站权益也完成了交割。LHI是德国当地一家资产管理企业,管理资产达260亿欧元。这标志着在一年之内,该光伏电站成功实现了开发并网以及最终电站业主交割,至此,该电站开发销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利腾晖德国分公司于2012年9月收购该电站项目开发权并于当月开工建设,该电站已于2013年4月30日并网发电,运营期为20年,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863万度(KWh),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其成功销售和交割为中利腾晖后续的海外电站工程项目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LBBW名列德国10家最大的银行和世界最大的50家信贷机构之一。作为一个新品牌,其组件经受了融资银行LBBW(www.LBBW.de)以及最终买家LHI的各方面严酷测试,并于2012年年底获得了LBBW银行的融资授信确认和LHI的收购协议。
至目前,中利腾晖在海外成功开发光伏电站已达到150多MW,为中利腾晖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中利腾晖能成为这样一家实力企业的合作伙伴,充分体现了中利腾晖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实力,LHI资产管理公司CEO,Mr.FranzUnterbichler和中利腾晖公司销售副总裁Mr.FrankQi在他们联合会议中,都表达合作成功的欣慰和期待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当前的光伏产业需要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带领一个有领先经营模式的企业,掀起一场风生水起的产业突破。如果过去如此,未来还是如此,结果也只能是在打败其他中小企业之后继续的内耗和产能过剩。
在这一定位基础之上,过去如何扩大产业链规模和找到最佳销售模式注定是企业家们思考最多的问题,而现在找到先他人一步的经营模式应该就是核心竞争力。但是两个人都觉得,循规蹈矩没有出路。中国光伏产业需要不同,需要新时期的新企业家。光伏产业整合已经进入后半期,谁生谁死已见端倪;《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已经发布,逐鹿中原早已在有竞争力企业家们的心中萌动。
因为能源是服务生产和生活的大消费,所以沃尔顿的经营思想应当更加符合光伏产业。做能源是做规模,规模离不开金融,中国的金融环境是极不完善的,能在中国现行金融环境中最先找到规模并良性融资手段的人,是否会成为新光伏企业家的代表人物?。
一个伟大的时代自然会出现伟大的企业家,伟大的企业家只会让伟大的时代变得更加真实。两个人都极度执着,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难对付的谈判对象,特别是史蒂夫的现实扭曲力迫使人们实现了原本认为不可能的神奇目标。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许回答不了,可他一定正出现在现实中,因为一个出现优秀光伏企业家的时代已经到来。诞生于前十年的光伏企业家们,凭借中国无人能比的加工能力,借助欧洲光伏市场的狂飙猛进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能量,在打出今天江湖地位的同时,打出了完全相同的经营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的不断复制才有了后来严重的产能过剩。
比较二人所处产业,目前的光伏产业,可能有创新型企业,但肯定不属于创新型产业,因为除非出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相关的核心技术还都只在按部就班的进步之中。比较乔布斯的苹果与沃尔顿的沃尔玛,相同的是市场都是消费品;不同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前者是追求精英阶层,后者是面向大众消费;更加不同的是经营路线,前者相信最精美的东西可以创造超额利润,后者见到一家门店稍有过高利润率就会生气,因为追求薄利多销。《财富》杂志邀乔布斯和沃尔顿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和休伊对话,形成一篇《史蒂夫.乔布斯与山姆.沃尔顿全面比较》,勾起了笔者一直以来的一个思考: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光伏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中国不乏优秀的光伏企业家,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朱共山、苗连生、瞿晓华、高纪凡、杨怀进、李仙寿,还有暂时不那么辉煌的彭晓峰、施正荣,另一个人也应引起足够关注,他就是郑建明。
这位新企业家可能出自新人,更可能就出在他们当中。能够找到新模式的人不一定是超人,在艾萨克森眼中,我们甚至不知道史蒂夫会做算术题;在休伊眼中,山姆不爱思考。
虽然汉能很有独特的发展模式,但也只是让笔者自卑不识庐山真面目。笔者的所谓新企业家就是相对这个群体而言,他应当是第一个向这潭死水中扔进石头的人,应当是在新的发展期领先他人走出新的发展之路的人。
遗憾的是在笔者眼中,过去两年的产业整合,有竞争力企业虽然在也左突右冲,但总体打法基本雷同,加上地方保护,产业整合更像一潭死水。要想事情做得不平凡,首先人要追求不平凡,史蒂夫是只做不平凡,沃尔顿是把平凡做成不平凡,结果两个人都创造了商业奇迹
发布评论